行业联盟云平台欢迎您!

收藏本站

当前位置:资讯首页 > 专家专栏

李骁:该如何应对地方债风险持续发酵?

2013年01月10日09:48中国行业联盟
    4月16日,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将中国的信用评级维持在AA3,同时将评级展望从正面调低为稳定。这是4月份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第二次调低评级,另一评级巨头惠誉上周将中国的信用评级由AA-调降至A+。迄今为止,三大评级巨头之中,只有标普尚未作出调整。
 
    6月10日,国家审计署再度发布了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结果:截至2012年底,上述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到3.85万亿元,这两年来增长了12.94%。依同样的增长率推算,截至2012年底,全部地方债余额将达12.08万亿元。地方债务已经到了“高不可攀”的境地,各地政府借新债偿旧债更是家常便饭。
 
    据央行《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》披露,截至2010年末,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万余家,县级约占70%。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%。按截至2010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47.92万亿来算,政府融资平台贷款14.376万亿。
 
    地方债风险显现,如果应对?本人2011年6月8日即写文章《地方债大跃进,风险隐忧开始显现》,但至今情况并未见到明显改善。
 
    地方融资平台2008年兴起,2009年国家正式发文放开,今年紧急叫停,短短几年,地方债的规模仅官方数据显示,已达十几万亿之多,民间估计总额可能更高,仅利息一项按6%-7%年息计算就令人触目惊心,年还款金额逾万亿之巨,据保守估计目前地方债触及违约的比例大约在三成左右,设计金额可能高达5万亿之巨。
 
    2010年国务院就明令清理地方融资平台,银监会、财政部及发改委也早在2011年就曾发文要大力清理地方债,但至今收效甚微,原因仍是方式方法不能触及根本,地方债清理的方式主要有三:一、纳入政府成立的公司;二、放开部分地方债的发行;三、放松民资进入管制领域。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公司,解除省市级政府发债限制。中央将偿还部份不良贷款,银行承担一些损失,原先限制的开发案向民资开放。
 
    虽说有三,但最可能的可能只有前两项,纳入政府成立的公司事实上是银行和国家买单,也即意味着是纳税人和全民承担,放开部分省市地方债的发行同时还意味着新的坏账风险,都不可取。活跃效率高易监管透明度高的民资进入限制领域是趋势,也是解决地方债的积极地应对措施,隐蔽灰暗效率低下的政府融资平台让位给民资才是共赢之道。